浙达能源观察室丨一个公式就能降碳?小公式的大应用
2022.04.15

头图gif.gif

undefined

 

我国将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分为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工艺过程、农业活动、城市废弃物和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五类,然而这五类各自的排放量却并不在同一量级——据测算,我国仅能源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便已接近全社会碳排放量的九成。因此,对能源消耗的有效管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可绕过的重要课题。

能耗双控的新瓶颈

我国对能源消耗的关注由来已久。千禧年前后,我国社会各界逐步意识到能源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制约,开始探索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的可能性。经过十数年卓有成效的节能增效工作,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幅下降,表征着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的关联程度得以削弱。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十四五”规划中则进一步指出要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能耗双控行动对减轻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现阶段相关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和高耗能行业的比重较高,能源消费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我国全社会的节能工作已经度过起步阶段,成本低且见效快的节能手段陆续得到大规模应用,技术节能的难度在不断增大。

在此过程中,地方上开展能耗双控工作的痛点也在逐渐凸显出来。地方能耗双控制度设计较粗放,难以避免“一刀切”的现象,能效水平参差不齐的企业往往面临相近甚至相同的管控措施,以致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不同步,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要“钱”还是要“能”?这成为近年来摆在许多地方政府面前的选择题,控制能源消耗和保障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再次浮上水面。

 

算法模型的巧应对

针对目前能源消耗面临的问题,浙达能源双碳科技中心组织团队开展相关研究,希望发挥能源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数字化的先进技术,破除能耗双控行动持续实行的瓶颈,助推区域节能增效工作再上层楼。通过对浙江省数个地市、区县能耗双控工作开展情况的研究分析,团队很快找到了当下能耗双控工作的症结所在:开展能耗双控工作的过程中,企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单位增加值能耗反映的是能效水平的优劣,其计算方式如下。单位增加值能耗越低,则说明消耗同等能源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更多的增加值,也即能效水平越优秀。

单位增加值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增加值

许多区域在过去的能耗双控工作中,不论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是高是低,往往采取“一视同仁”的管控措施,而这恰是最大的不公平。尽管各地政府近年来先后引入了企业综合评价机制、亩均税收、能效等级等作为开展能耗双控工作的依据,但无论何种方法,都只是按不同标准对企业进行分组,同一组别中的企业在能效水平上仍有巨大差异,企业只是从一个“大篮子”被拆分到几个“小篮子”,精准性、公平性和科学性都尚有提升的空间。

能耗双控工作涉及每年度核定企业用能预算时的新增用能分配和全社会能源消费情况不理想时的用能压减。双碳科技中心团队遵循能效水平越好则新增用能越多、压减用能越少的原则,围绕单位增加值能耗开发能耗双控靶向指数算法模型,按照能效水平精细区分不同企业,实施一企一核算,将用能优先权向能效水平高的企业倾斜。也就是说,在开展能耗双控工作时,以每个企业自身能效水平(即单位增加值能耗与同行业所有企业对比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个性化政策,从而避免能效水平相去悬殊的企业得到同样的待遇。

基于严格的数据模拟和情境推演,团队最终完善形成了针对新增用能分配和能耗双控压减两大场景的靶向指数模型。以新增用能分配为例:

实际用能预算=用能预算基准值×靶向指数

靶向指数=单耗系数×全市用能柔性调整系数

能耗双控靶向指数模型中引入单耗系数和全市用能柔性调整系数,以单位增加值能耗为重要准绳,综合全市总体用能动态情况,最终输出的结果就是靶向指数,只需通过简单的乘式即可应用。其中,单耗系数由企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折算而来,单位增加值能耗不同,自然能在靶向指数上体现出来。

 

节能降碳的好路子

2022年1月24日,借助能耗双控靶向指数模型,嘉兴发布了2022年度企业用能预算核定方案。据估算,采用靶向指数模型后,2022年嘉兴全市规上工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相比去年同期可显著下降,相当于减少了约5%的碳排放量。

总体而言,能耗双控靶向指数模型具有多重价值:

①精准公平开展能耗双控工作

能耗双控靶向指数模型充分挖掘用能历史大数据价值,遵循能效水平越高则压减用能越少、新增用能越多的原则,能够杜绝能耗双控压减和新增用能指标分配工作中的不精准、不公平现象。

②经济有效提升区域能效水平

能耗双控靶向指数模型从管理角度推动区域规上工业以同等能源消费总量创造更多工业增加值,是一条在不改变区域现有产业结构及企业生产工艺的前提下,提升区域能效水平的有效经济路径。

③积极正向引导产业迭代升级

能耗双控靶向指数模型实现用能优先权向能效水平更好的企业倾斜,将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协同行政力量和市场机制,倒逼工业企业开展更加广泛而深入的技术革新,为产业链创造新的价值。

 

作为双碳科技中心储备的众多算法模型之一,能耗双控靶向指数模型已经展现出数字化支撑智慧用能对节能降碳的关键作用。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不断演进,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显现,也期待浙达能源双碳科技中心其他更多的算法模型能够为我们共同的绿色未来贡献力量。

 

尾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