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要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绿证交易,确保市场化用户可以通过购买绿色电力或绿证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此前我们分享了关于绿色电力交易的相关内容,今天我们聚焦绿证交易,聊一聊绿证是什么,以及它同绿电和碳排放量之间的“恩怨纠葛”。
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我们通常谈及的绿证指的是国内绿证,是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向发电企业颁发的电子凭证,记录了特定的1兆瓦时(即1000千瓦时)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的来源和归属。
每张绿证都有唯一的代码标识,是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确认和属性证明以及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可以简单认为是绿色电力的“身份证”。目前,绿证的覆盖范围仅包括《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内的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项目,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展到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
绿证支持的项目类型与我国绿证的发展过程是密切相关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主要依赖于电价补贴推动,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的快速增长,可再生能源补贴负担越来越重,政府部门由此推出绿证交易,并陆续出台风电光伏项目平价上网政策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等,用以缓解补贴压力。新能源发电企业申请绿证并出售后,相应电量不再享受电价补贴,由此便转移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来源。
《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摘录
七、消纳量核算方式。各承担消纳责任的市场主体以实际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为主要方式完成消纳量,同时可通过以下补充(替代)方式完成消纳量。
(一)向超额完成年度消纳量的市场主体购买其超额完成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简称“超额消纳量”),双方自主确定转让(或交易)价格。
(二)自愿认购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绿证对应的可再生能源电量等量记为消纳量。
由于我国推出绿证交易最初是出于缓解补贴压力的目的,所以绿证成交价格的上限不可超过补贴金额,即风光项目的标杆电价与当地燃煤标杆上网电价之间的差值。一张绿证对应1兆瓦时电量,所以其价格上限为:
绿证成交价格上限=(风电/光伏标杆电价-当地燃煤标杆电价)×1000
随着可再生能源逐步进入平价阶段,我国在原本的补贴绿证之外发展出了平价绿证,现行价格基本上为50元/张。由于平价绿证的价格远远低于补贴绿证,补贴绿证被市场消化的难度进一步推高。
企业或个人可以登录“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网站查询、购买挂牌出售的绿证,也可以通过线下双边交易、长期协议等形式进行购买。目前我国的绿证只能交易一次,企业或个人购买后则交易平台自动注销,不可再次转手。
绿证交易为政府、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三方均可带来相应价值:
对于政府而言,最重要的价值自然是前文所述的分担新能源补贴压力,以市场化方式推动新能源可持续发展。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绿证交易的期望收益低于政府补贴,但绿证交易可以更快回收现金,缓解公司财务压力,对冲补贴拖欠风险。
对于用电企业而言,绿证交易可以证明企业消费了绿色电力,可以抵消企业碳排放量(即范围二外购电力部分),也有助于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相应政策文件尚未健全,绿证交易面临着碳产权不明晰、国际认可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绿证对于用电企业的价值未能发挥出来。
绿证作为绿色电力消费的证明,通过“证电分离”的方式将绿色电力的电能属性和环境属性分割开来,可以让绿色电力消费更加灵活,本应受到企业的青睐。然而,我国绿证交易的发展长期以来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
从国际上来看,I-REC、APX TIGR、CEL等机构(总部分别位于美国、荷兰、墨西哥)均可签发国际绿证,价格和认可度都更具优势。我国早期可再生能源的补贴较高,补贴绿证的意愿出售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而即便是平价绿证的价格也要远高于国际绿证。与此同时,我国对绿证的政策支持不足、管理体系不成熟,存在环境属性重复计算的可能,尽管国内绿证已经通过了RE100绿色倡议的认可,但国际上对其效力始终存在争议。
从国内来看,我国近两年开始探索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对绿证交易也有一定冲击。现阶段的绿色电力交易采用“证电合一”的方式,企业购买并使用绿电后,会得到相应电量的绿色电力消费凭证,这个凭证与绿证交易中的绿证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具体在表现和应用上有所差别。绿电交易虽然也还在探索阶段,但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企业购买绿电可以豁免能耗双控考核,部分地区在碳核查中也将绿电纳入考量(即相应碳排放量计为0)。
绿电交易中的绿证
绿证交易中的企业绿证
绿证交易中的个人绿证
受限于价格机制、认证效力、政策衔接等问题,绿证交易的市场活跃度一直不理想,更多的还是作为履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的补充手段。对于企业而言,不论是涉外经营所需,还是参与碳市场或应对能耗双控,绿证交易的优先级都不高。现实来说,企业一般优先选择直接购买绿电,其次是国际绿证,最后才考虑国内绿证。
针对绿色电力消费,我国在顶层设计层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碳-证-电不同市场之间的协调机制、国内外市场之间的互认机制都有待继续探索。随着国家系统推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绿电交易、绿证交易和碳市场等机制,相信绿证交易将会发挥出更大作用,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4001-523-588
电话总机:0571-86070728
公司网站:www.zdpower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