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达能源观察室丨碳排也有脚印?三分钟了解碳足迹
2023.01.16

头图.gif

banner.png

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持续不断地在产生碳排放,然而到底产生了多少、都集中在哪些环节,我们往往一无所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不断临近,人们对于碳排放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能展现碳排轨迹的碳足迹也逐渐走向前台、引起大家的关注。那么,什么是碳足迹?它究竟有何用处?我们又要怎样计量它呢?

 

什么是碳足迹?

 

碳足迹在英文里被称为 Carbon Footprint,反映人类活动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其概念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又被叫做生态占用,指的是现有技术条件下,满足某一人口单位(个人、城市、国家或全球)资源消费和废物处置需求,所需生产性土地和水域之面积,其单位为全球公顷。

1.png

2022年人类生态足迹

图源 WWF《LPR2022 full report》

 

举例来说,根据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折算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该面积就是这个人粮食消费的生态足迹。我们可以将生态足迹形象地想象为一个承载着个人(或城市、国家等)所有生产生活活动的巨人,踏在地球上的脚印大小。生态足迹直接反映了自然资源的使用情况,可以衡量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使用的程度和强度。

碳足迹是人类生态足迹最大的组成部分,不过现在较为主流的观点中,碳足迹的定义相比生态足迹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迁。通常我们提到碳足迹时,着重强调对碳排放量的度量,关注活动、产品、个人及团体直接或间接引起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和,并以二氧化碳当量来等效表示(生态足迹则会折算成抵消该部分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林地面积)。

 

碳足迹有哪些用处?

 

按照分析尺度,目前碳足迹可以分成国家碳足迹、城市碳足迹、组织碳足迹、企业碳足迹、家庭碳足迹、产品碳足迹以及个人碳足迹等,也有针对某些领域或部门的工业碳足迹和交通碳足迹等。不过,大家最熟悉、应用最广泛的还是产品碳足迹。

2.png

iPhone 14 Pro Max 碳足迹模型

图源 Apple《iPhone_14_Pro_Max_PER_Sept2022》

 

以知名的数码科技公司苹果为例,为了提升公司的 ESG 表现(点击查看:什么是 ESG?),苹果针对旗下每一款手机、电脑等硬件产品,从原材料开始到生产、包装及运输、使用、回收等环节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核算,从而编制形成碳足迹报告。此外,优衣库、GAP、Allbirds 等服装公司,以及可口可乐、元气森林等食品饮料公司,也先后公布了产品碳足迹报告,或者通过碳标签在产品上标注碳足迹。

 

碳标签,英文为 Carbon Labeling,它能够将商品碳足迹通过产品标签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使消费者深入了解所购买的产品背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引导消费者选购更低碳绿色的产品。

微观来说,碳足迹能够体现产品的碳排放情况,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到自身消费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时根据需要选择更加绿色低碳的产品,以此践行自己的低碳理念;宏观上看,国家和区域也可借此引导产业链向绿色低碳升级转型,或利用碳足迹促成减碳目标的实现,例如欧盟就在《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中要求,2024年7月起,所有进口欧盟市场的可充电工业和电动汽车电池都必须具有碳足迹声明。

对企业而言,碳足迹能够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承载着企业保护环境、回馈社会的决心,是顺应当今时代潮流的绿色营销方式和有效的品牌推广工具。与此同时,随着各地区碳中和目标的临近,碳足迹也成为企业应对国家政策、参与国际贸易的必然选择。

 

碳足迹要怎么核算?

 

碳足迹关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即从原材料收集到生产、加工、运输、使用及废弃物处置,俗称“从摇篮到坟墓”。依据系统边界和模型原理的差别,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3.png

 

该方法是最传统、目前最主流的碳足迹核算方法,根据 ISP 颁布的《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生命周期评估法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步骤:目标定义和范围的界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该方法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型,适用于产品或服务等微观层面的碳足迹核算。

 

4.png

 

该方法引入了经济投入产出表,由此核算行业或部门层面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水平,再通过平衡方程来估算经济主体与被评对象的关系,从而确定具体产品的碳排放量。该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型,更适用于宏观层面的碳足迹核算,较少应用于单一产品。

 

5.png

 

该方法指的是将前两者相结合来评价,有分层混合、基于投入产出的混合、集成混合三种模型,但是目前来看三种模型都还存在一定缺陷。

 

综上所述,企业在评估产品碳足迹时,一般都会采用生命周期评估法,国际上主要有 ISO 14067、PAS 2050及 GHG Protocol 三个标准,不同标准间大体上保持了相同的四个步骤,但在系统边界设定和清单分析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 GHG Protocol 标准下的碳足迹数值要高于前两者。

 

6.png

 

不论是为了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还是出于企业经营的现实考量,碳足迹已经成为企业主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当然,碳足迹牵涉工艺流程、模型选择、核算标准等诸多方面,企业仅凭自身能力核算碳足迹往往力有不逮。双碳科技中心团队专注双碳科技,为企业提供碳足迹建模、核算以及碳标签呈现等系列服务,帮助企业在新的领域里抢占先机。

 

联系我们.png

尾图.png